在刚刚落幕的Adobe Max 2025创意大会上,这家全球创意软件巨头通过一系列技术更新,再次展现了AI对创意产业的深度渗透。从核心工具升级到全新功能发布,Adobe正试图重新定义“创意工作”的边界。
作为Adobe AI战略的核心,Firefly模型迎来第五代升级。新版本将图像生成分辨率提升至400万像素,配合超采样技术可输出2K/4K级素材。针对人像生成场景,模型优化了光影逻辑,使生成图像的自然度显著提升。更引人注目的是,Photoshop网页版首次集成AI助手,用户可通过自然语言指令完成图像编辑,这项功能目前处于内测阶段。
在工具开放层面,Adobe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包容性。Photoshop的生成填充功能现支持接入Gemini 2.5 Flash和FLUX Knotext等第三方模型,形成多模型协同生态。Lightroom Beta推出的“智能筛选”功能,可基于焦点、清晰度等参数自动筛选素材,这对展会摄影等批量处理场景具有实用价值。Premiere Beta则新增AI对象蒙版技术,能自动分离视频前后景,简化后期制作流程。
面向视频创作领域,Adobe推出两项突破性功能。生成音轨工具进入公测阶段,其独特优势在于采用完全授权的音乐素材库,确保生成内容可直接商用。语音生成功能则整合Adobe与ElevenLabs的语音库,提供50余种风格和20多种语言选择。更值得关注的是,基于Firefly的网页版视频编辑器即将开启内测,该工具支持多轨道编辑和AI辅助剪辑,被业界视为“云端版剪映”的有力竞争者。
Adobe的终极野心体现在“月光计划”(Project Moonlight)上。这个AI代理系统旨在成为创作者的“数字分身”,通过分析Creative Cloud云盘数据和授权的社交媒体内容,学习用户创作风格。不同于传统工具软件,月光计划可跨平台调用PS、PR等应用的AI功能,自动完成素材风格化处理。更引人深思的是其应用场景延伸:当创作者与经纪人沟通时,系统能实时将对话转化为视觉内容;通过分析社交数据,AI可制定内容增长策略,实现从创意到运营的全链路管理。
这种深度介入引发行业热议。尽管当前功能主要聚焦于批量处理和重复操作,但Adobe作为全球最大创意软件供应商的身份,使其AI战略自带争议性。项目负责人强调,AI的定位是“效率助手”而非创作主体,但将用户创作流程纳入企业私有系统的做法,仍引发关于创作主权和数据安全的讨论。不过从技术演进看,自然语言交互和跨平台协同的尝试,确实为创意产业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