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苹果在中国市场的定价策略逐渐调整,从过去的高冷姿态转向更贴近消费者需求的方向。过去,苹果产品因价格持续攀升但配置升级幅度有限,引发部分消费者质疑其性价比。不过,随着iPhone 17系列的发布,苹果在产品定位和定价上展现出更多诚意,例如标准版首次配备120Hz高刷新率屏幕,试图以更务实的升级吸引用户。
尽管iPhone 17标准版以5999元的价格提供了120Hz高刷屏等升级,但仍有不少消费者对其性价比存疑。对于预算有限的用户而言,同系列中定位更低的iPhone 16e看似是更经济的选择。然而,若将视线投向苹果历史机型的价格曲线,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上市两三年后价格回落的主力机型,往往才是更具性价比的“甜点机型”。以iPhone 15为例,其当前售价已降至3399元,较首发价下跌2600元,成为预算4000元以下用户体验iOS系统的优质选择。
iPhone 15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性能与体验的平衡。该机搭载的A16仿生芯片,即便在2025年仍能媲美安卓旗舰处理器,无论是日常应用切换还是大型游戏运行,均可保持接近满帧的流畅度。更关键的是,iOS系统的长期优化能力使其流畅体验可维持三至四年,远超部分安卓机型两年后性能衰减的问题。6.1英寸超视网膜XDR OLED屏幕虽未支持高刷新率,但1600nit的HDR峰值亮度和2000nit的户外最高亮度,确保了烈日下导航等场景的清晰显示,配合灵动岛交互设计,进一步提升了使用沉浸感。
在影像与续航方面,iPhone 15同样表现突出。其4800万像素主摄配备f/1.6大光圈和传感器位移式OIS,暗光拍摄能力显著提升;3279mAh电池在A16芯片能效优化下,可支撑一天半的中度使用。机身设计上,171克的重量与航空级铝金属中框结合融色玻璃背板,兼顾了手感与耐用性。相比之下,iPhone 17虽为新品且配置升级明显,但5999元的起售价对预算有限的用户仍具压力。若预算不足4000元且希望体验iOS生态,降价后的iPhone 15无疑是2025年10月最值得入手的苹果入门机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