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数码领域知情人士透露,苹果公司近期对iPhone 17系列的生产计划进行了大规模调整。最新数据显示,该系列标准版机型获得最大幅度的产能提升,预计新增订单量达500万台,全系列出货目标从原计划的8800万台上调至9400万台。这一调整使得iPhone 17成为近三年同期增产幅度最大的机型。
供应链消息显示,此次产能扩张呈现明显的机型分化特征。除标准版外,Pro Max机型位列增产第二梯队,而Pro版本新增订单相对较少。有行业分析师指出,这种配置策略与安卓阵营形成鲜明对比,部分安卓厂商旗舰机型全生命周期销量可能不及iPhone 17单月增产规模。
值得关注的是,不同机构对增产结构的判断存在分歧。摩根士丹利此前预测,苹果将重点提升Pro系列产能,预计2025年订单量突破9000万部。该机构认为,iPhone Air的市场表现未达预期是促使苹果调整生产策略的关键因素。供应链数据显示,这款轻量级机型原计划下半年生产1000万至1500万台,但实际国外销量与预期存在显著差距。
受销量影响,iPhone Air生产线已进入阶段性停产状态。据供应链反馈,当前采取"集中订单后复工"的弹性生产模式。知名分析师郭明錤进一步预测,到2026年第一季度,该机型供应链产能将缩减超过80%,部分长交期零部件预计在2025年底停止供应。这一系列调整反映出苹果对产品线的战略重构,标准版机型正重新成为市场重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