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日报】1月8日消息,根据全球权威数据机构Canalys的最新预测,2023年全球可穿戴腕带设备的销量将达到1.86亿台,相较于往年,增长幅度为2%。而推动这一增长的关键因素主要源自新兴市场的强劲需求。此外,随着全球消费者对智能手表的兴趣逐渐回升,该品类设备有望在接下来的一年内迎来更为显著的增长。
据悉,Canalys分析师Jack Leathem在近期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基础手表在今年的出货量预计将占据可穿戴腕带设备总出货量的四成以上。其成功的背后主要归功于亲民的价格定位、吸引人的产品设计以及新兴市场需求的急剧上升。
据智能日报了解,智能手表行业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沉寂之后,有望在2024年实现强势反弹。Canalys预测,届时智能手表的出货量将达到8300万部,且硬件配置将得到显著提升。其中,延长的电池寿命和可能在高端设备上采用的micro-LED屏幕将成为智能手表硬件升级的主要方向。此外,为了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健身和健康需求,智能手表还将新增一些创新功能,如血压监测和睡眠呼吸暂停检测等。
Canalys研究经理陈秋帆进一步指出,全球范围内,高端智能手表正逐渐成为市场新宠,而这一转变在新兴市场尤为明显。预计到2024年,中东地区的智能手表出货量将增长27%,中东欧地区的出货量将增长22%。这些地区的消费者已经开始积极从基础手表升级到智能手表。
此外,Canalys还预计,随着云服务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生成式AI技术的广泛应用,智能手表厂商将越来越多地集成AI功能,从而进一步推动智能手表市场的增长。预计到2025年,智能手表在可穿戴腕带设备中的市场份额将从2024年的38%上升到44%,总出货量也将大幅提高。这一趋势表明,智能手表行业正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