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日报】11月13日消息,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与中山大学携手共建的高能非弹性中子散射谱仪昨日在中国散裂中子源园区(CSNS)隆重揭幕,标志着我国在中高能非弹性中子散射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这是CSNS迎来的首台非弹性散射类型谱仪,同时也是我国首个中高能非弹性中子散射谱仪,填补了这一领域的技术空白。据悉,高能非弹谱仪是散裂中子源建设的八台合作谱仪之一,历时数年攻关,顺利于2023年1月12日产生了首批中子束,标志着设备研制与安装工作已经成功完成,目前正处于调试阶段。
据智能日报了解,该非弹性中子散射谱仪具有独特的测量能力,可同时获得散射中子的空间分布和能量变化信息。这使得它成为研究材料微观结构动力学行为的直接工具,尤其在探索材料元激发现象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如晶格和自旋动力学。
该谱仪的入射中子能量范围广泛,涵盖10~1500 meV,而最佳能量分辨率可高达3%。此外,它提供了1.5至800 K的高低温环境和最大达7T的磁场环境。通过费米斩波器和带宽斩波器的协同工作,谱仪能够在多波长模式和单波长模式之间快速切换,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更为灵活和高效的实验条件。
这一科技成果的问世,标志着我国在中子散射领域再次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材料研究、元激发现象探索等领域的深入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