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日报】12月27日消息,印度执法局最近以“反洗钱调查”为由再次逮捕了vivo印度公司的多名高管,包括临时CEO和CFO。这一消息在多家媒体中引起广泛关注。vivo公司发言人对此表示“深感震惊”,称印度当局的拘捕行动给整个行业带来了不确定性。
据智能日报了解,这并非是中国手机厂商第一次在印度陷入麻烦。自2020年印度加强对中国企业投资审查以来,包括华为、小米、OPPO等多家中国手机厂商都遭到印度政府相关部门的调查。今年10月,印度金融执法机构曾以涉嫌洗钱为由逮捕过vivo员工。
印度政府此轮对中国手机厂商的调查行动似乎是对外资的一贯作法。印度的复杂税收体系、保护本土产业的需求,以及对外商缺乏信任等因素,使得外资企业在印度经商备受困扰。
在过去的几年里,多家知名企业在印度都曾遭遇类似“洗劫”的经历。印度政府通过各种法规,形成了一种“关门杀猪”、“雁过拔毛”的惯例,不仅针对中国企业,也涉及欧美等地区的公司。印度对外商投资的不信任心态和复杂税收制度,使得外资企业纷纷对印度的商誉感到担忧。
2022年,印度吸引外资的总额下降了16.3%,其中外商直接投资减少了27%。这一数据显示了印度外商投资面临的困境。
然而,尽管面临调查和困境,中国手机厂商们仍然对印度市场保持执着。印度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智能手机用户数庞大,但渗透率仍然较低,为中国手机厂商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与此同时,印度市场也成为了中国手机厂商“去库存”的好地方。在国内市场竞争激烈、产品更新迭代速度快的情况下,海外市场的开发有助于减轻库存压力。
尽管印度市场存在一些阻碍和不确定性,但对于中国手机厂商而言,只要掌握核心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更强大。因此,他们对印度市场的探索仍然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