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不断演进,折叠屏手机正逐渐成为智能手机市场的新焦点。根据集邦咨询的最新预测,到2025年,折叠屏手机的出货量有望达到1980万部,占据约1.6%的市场份额,与2024年保持相当水平。
尽管增速有所放缓,但折叠屏手机正凭借其技术创新和价格调整,在中高端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各大厂商正加速推出新品,扩展产品线和价格区间,为未来的市场爆发期做准备。这一趋势不仅体现在全球范围内,也在中国市场尤为明显。
在全球折叠屏手机市场中,三星目前占据主导地位。其最新推出的Galaxy Z Fold 7在铰链设计、屏幕折痕控制以及重量厚度方面均有显著提升。然而,面对来自其他品牌的竞争,三星的市场份额预计将有所下降,从去年的45.2%降至今年的35.4%。
与此同时,华为在中国市场的强劲表现有望延续,其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达到34.3%,紧随三星之后。荣耀与联想Moto也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预计今年的市场份额将分别提升至9.1%和7.6%,这反映出两大品牌在中高端市场的积极扩张策略。
小米则通过推出MIX Flip系列小折叠手机,成功打入轻量级折叠屏市场。预计其市占率将从2024年的3.0%增长至2025年的5.1%。OPPO、vivo等其他品牌合计占比将达到8.5%,这表明折叠屏手机市场的生态正逐步多元化,竞争格局也日益开放。
尽管折叠屏手机在技术和产品丰富度上已大幅提升,但其全球销量增长仍相对平稳。消费者对折痕可见度、耐用度以及价格等方面仍持谨慎态度,尤其是对于非品牌忠实用户而言,折叠屏手机的吸引力尚显不足。因此,多数用户目前更倾向于选择高性价比、发展成熟的直板旗舰手机。
然而,集邦咨询预计这一现状将在2026年发生转变。据预测,苹果有望在明年推出“大折叠”手机,这一消息无疑将为折叠屏手机市场带来巨大震动。若苹果正式入局,高端消费者对折叠屏手机的关注度和接受度有望迅速提升,从而推动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对于厂商而言,折叠屏手机已不再仅仅是展示技术实力的工具,而是成为产品主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入门级到旗舰产品,厂商们都有完整的规划布局。苹果新品的推出,有望为折叠屏手机市场带来真正的主流化契机,为智能手机产业注入新的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