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团队研发反蛋白石结构彩色太阳能电池,让发电板焕发多彩虹彩

   时间:2025-07-23 20:07 来源:ITBEAR作者:顾青青

在科研创新的前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黄建媚副教授及其团队成功研发出一种独具特色的彩色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这款电池不仅色彩鲜艳,如同自然界的虹彩,更打破了彩色电池效率的世界纪录,实现了高效能与美学的完美结合。

该电池的核心在于其反蛋白石光子晶体的物理结构色原理。通过这一结构,研究团队实现了对可见光的精细调控,使得电池能够展现出多种色彩效果,且这些色彩不依赖于钙钛矿的化学成分,从而保证了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反蛋白石结构还带来了减反射效果和慢光子效应,进一步提升了电池对光的吸收和利用。

团队还创新性地设计了双向透明电极结构,这一设计不仅让电池的虹彩效果在双面得以呈现,拓宽了应用场景,还增加了电池的光吸收面积,提高了功率输出密度。这一突破性的设计,使得彩色太阳能电池在美学与实用性之间找到了完美的平衡点。

在制备过程中,团队遇到了不少挑战。例如,在制备聚苯乙烯微球蛋白石模板时,他们一度无法获得大面积连续的模板。但经过不断的尝试和优化,他们最终掌握了大面积制备微球蛋白石模板的方法,并在电池组件上得到了成功应用。为了捕捉电池的角度依赖色彩,他们还寻找到了能够满足测试需求的合作单位,完成了关键数据的收集。

这一研究成果的发布,标志着彩色太阳能电池技术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传统的光伏电站大多建在偏远地区,而人类的能源消耗却集中在城市,远距离的电力传输造成了能量损耗和成本增加。而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系统的出现,将光伏发电元件与建筑物实体相融合,为建筑物提供能源供给,同时降低温度,减少空调制冷负荷。然而,普通太阳能电池的单调色彩难以满足建筑物的美学要求,彩色太阳能电池技术的发展成为关键。

黄建媚副教授团队的这一创新成果,无疑为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未来,这一技术有望在建筑光伏一体化、交通工具、市政设施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低空经济、航空航天等领域提供能源和美学并重的解决方案。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