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SC-V中国峰会:知合计算首推“通推一体”CPU,展现星系级创新潜力

   时间:2025-07-18 17:24 来源:ITBEAR作者:朱天宇

在中国上海张江,RISC-V中国峰会于2025年7月盛大召开,知合计算的CEO孟建熠发表了题为《攀登技术新高度,开放生态共创未来》的演讲。在此次峰会上,孟建熠不仅强调了RISC-V在创新领域的独特优势,还首次公布了“通推一体”计算概念及首款基于此概念的CPU产品——“阿基米德系列”。

面对业界对RISC-V价值的疑问,孟建熠以哈勃望远镜为例,形象地比喻道:“若以传统视角审视,Arm和x86如夜空中繁星点点;但以哈勃望远镜的视野,RISC-V或将引领我们探索全新的星系级创新。”他坚信,创新是RISC-V生态的核心驱动力,依托RISC-V架构,创新产品的诞生将更为容易。AI,作为RISC-V创新的关键方向,正展现出无限潜力。

孟建熠进一步阐述,AI芯片的价值在于在合理的成本和功耗下,为用户提供更多的Token。衡量AI芯片的标准,应关注其在单位成本和功耗下所能提供的Token数量,而这正是RISC-V的优势。当前,AI计算架构主要依赖“CPU+GPU”模式,通过PCIe传输数据,但这一过程存在较大的延迟。因此,知合计算提出了“通推一体”概念,旨在将AI无缝融入业务中。

“RISC-V在通用计算和AI推理方面均具备出色潜力。”孟建熠表示,“通用计算需追求高性能和高能效,而AI推理则需平衡性能和成本。RISC-V的可扩展性和可定制性,使其在这两方面都能发挥出色。RISC-V还能实现统一地址寻址、存储访问优化和高计算效率,完成传统AI计算难以达成的任务。”

针对RISC-V生态可能面临的碎片化问题,孟建熠指出,RISC-V国际基金会已通过一系列规范和机制,强化了生态兼容性。例如,最新的RISC-V规范要求兼容RVA23 Profile,包含81个扩展标准和123个官方扩展。虽然RISC-V芯片开发商可以选择不兼容这些标准,但这样做将失去RISC-V生态软件的支持。因此,大多数RISC-V产品都会遵循这些规范,以确保兼容性。

在关键技术方面,知合计算已在视频编解码、加解密计算、大模型推理和数据存储等领域进行了布局。其中,视频编解码性能虽略逊于英特尔E系列和Arm V系列,但在加密计算、大模型推理和数据存储方面,性能均有显著提升。孟建熠充满信心地表示:“随着RISC-V架构的不断优化,未来在多媒体领域有望超越Arm和x86,在大模型推理和数据存储方面也将取得领先地位。”

孟建熠还提到,RISC-V阵营正在积极推动AME混合计算架构的发展,包括IME、VME和AME三种方案。在IME和VME方面,SiFive、Andes等厂商推出了7种方案;而在AME方面,高通、阿里达摩院、知合计算和希姆计算等则主推一种方案。知合计算正全力支持这些标准,并计划在新产品中默认包含AME选项。

知合计算即将推出的“阿基米德系列”通推一体CPU产品备受瞩目。其中,基于玄铁RISC-V CPU内核的A210芯片已流片成功,拥有8核芯和12TOPS算力,合作伙伴即将获得该芯片。同时,FPGA远程测试也已开放申请。知合计算还计划在2026年正式量产性能更强的A600芯片。

“在软件生态方面,A210与下一代产品A600将完全兼容。”孟建熠强调,“我们采用统一的计算架构、内存和算子,旨在为RISC-V生态带来全新尝试。”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