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免除个人开发者注册费欲重振Microsoft Store,能否扭转应用商店颓势?​

   时间:2025-09-13 01:38 来源:ITBEAR作者:冯璃月

微软近日宣布,个人开发者可在Microsoft Store免费发布应用,这一举措标志着该公司试图重振其应用分发平台。此前,开发者需支付19美元(约合人民币137元)的一次性注册费,如今这一门槛被彻底取消。微软称,此举将使Microsoft Store成为全球首个完全免除应用发布费用的数字商店。

这一政策调整并非孤立事件。今年6月,微软曾为Microsoft Store引入“个性化推荐机制”,试图通过算法优化提升用户发现应用的效率。而此次免除注册费,则被视为进一步拉拢开发者的关键步骤。对于开发者而言,免除费用意味着在应用盈利前无需承担额外成本,这与苹果、谷歌等平台形成鲜明对比。

目前,主流应用商店普遍存在“门槛费”现象。例如,iOS开发者需支付99美元/年的开发者账户费用,Android开发者在Google Play Store发布应用则需一次性支付25美元。国内市场方面,小米应用商店和华为应用市场分别收取500元人民币/年和300元人民币/年的费用。这些费用虽金额不高,但“未盈利先付费”的模式长期饱受开发者诟病。

微软的新政策不仅免除注册费,还对非游戏类应用开放了第三方支付系统。个人开发者可绕过微软官方支付渠道,且无需支付任何抽成。这意味着开发者在Microsoft Store的运营成本将大幅降低,仅需承担应用托管、签名和分发等基础费用。

微软表示,取消费用旨在“构建更具包容性的平台,促进Windows生态系统的创新与发展”。然而,行业分析指出,这一调整的背后是Microsoft Store日益严峻的生存压力。与App Store、Google Play Store每日新增大量应用不同,Microsoft Store的应用更新频率极低,首页推荐栏目长期被少数老面孔占据,新应用难以获得曝光机会。

开发者远离Microsoft Store的原因,部分源于微软早期的战略失误。自Windows 8时代起,微软试图通过UWP(通用Windows平台)技术实现应用跨设备兼容,但这一路线因Windows 10 Mobile的失败而受挫。面向PC的UWP应用需与传统的Win32程序竞争,而后者因兼容性更优、开发成本更低,成为开发者的首选。Windows生态的开放性导致开发者长期依赖官网、网盘等渠道分发软件,Microsoft Store从未成为主流选择。

相比之下,苹果App Store的成功源于其与iOS设备的深度绑定。自2008年上线以来,App Store已为开发者创造超过3200亿美元的收入,即使面临“苹果税”争议,开发者仍因其庞大的用户基础和盈利潜力而持续投入。微软若想复制这一模式,仅靠免除费用显然不够——开发者需要的是一个能带来实际收益的平台,而非一个“免费但无人问津”的商店。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