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对话聚焦AI:朱啸虎等大佬论道,Agent成趋势,中国创业者迎AI应用爆发契机​

   时间:2025-09-12 08:31 来源:ITBEAR作者:赵云飞

在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开幕式上,蚂蚁集团CEO韩歆毅、小米集团手机部副总裁张雷、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围绕《破局与重构:大模型落地产业进行时》展开了一场深度对话,探讨了AI超级入口、商业模式创新及中国企业未来机遇等核心议题。

针对“AI是否会取代传统软件”的争议,三位嘉宾观点各异。韩歆毅援引a16z合伙人观点,认为AI正在“吞噬”软件——大模型擅长解决确定性问题,且已出现软件自主生成Agent的趋势。张雷则强调,低代码、无代码软件可能被替代,但复杂流程类软件(如管理软件)因Transformer架构的1%幻觉问题,短期内难以被AI完全取代。朱啸虎补充,AI与软件将长期共生,类比移动互联网时代,脏活累活(如配送、本地服务)反而是Agent企业的机会。

在AI硬件入口的争夺中,张雷提出颠覆性观点:AI眼镜可能重塑交互逻辑。他以小米AI眼镜为例,用户通过眼镜唤醒语音助手的频率是手机端的6-7倍,主动决策能力(如抓拍、基于图片的问答)使其成为潜在超级入口。不过他坦言,当前AI眼镜仍是手机的延伸,显示与交互技术仍需突破。

医疗场景成为AI落地的焦点领域。韩歆毅透露,蚂蚁集团聚焦的医疗AI不担心商业化,但需攻克三大技术难关:高质量数据(单条数据成本超百美元)、抑制幻觉(不降低模型能力)、医学伦理(成立顾问委员会)。他强调,医疗AI的终极目标是成为医生的“全科助手”,而非替代人类,人机结合是唯一出路。

商业化路径方面,朱啸虎认为“成熟技术”更易落地。他举例,去年会议纪要工具(如Plaud硬件)和今年语音Agent(客服、销售场景)已实现大规模商用。对于创业者,他建议避开协同类软件(市场将缩小),转而关注用户留存率——这是PC互联网到AI时代通用的增长指标。张雷则看好翻译、助手、学习服务等场景,认为复杂交互可能催生超级App。

谈及中国企业的机遇,张雷指出,供应链成本与效率优势、AI生态落地能力是核心竞争力。朱啸虎回顾投资案例称,中国创业者更擅长To C领域,明年AI应用将爆发式增长。他预言,下一个字节跳动、快手或小红书可能已诞生。韩歆毅则提醒,年轻创业者需积累资源与经验,专业服务业(如医疗、法律)是潜力方向。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