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激增引发讨论: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强调需重视AI原生应用

   时间:2023-11-17 10:05 来源:智能日报

【智能日报】11月17日消息,最新的科技突破引起了广泛关注。据了解,阿里原首席AI科学家贾扬清的朋友圈截图在社交媒体传播甚广,截图指出某国产大模型实际上采用了LLaMA架构,只是换了几个变量名。这引发了业内人士对国产大模型真实性的质疑,其中包括中国人民大学高瓴人工智能学院卢志武教授的言论,他认为“国产大模型的春天”只是许多公司在“微调国外底座模型”的表象。

在这场关于大模型真实性的争论中,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在深圳2023西丽湖论坛上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目前中国的大模型太多,而模型之上开发的AI原生应用太少。”据智能日报了解,在讨论大模型的效果时,李彦宏提到了中国的大模型数量激增,但对应的原生应用却相对匮乏。

随着大模型数量的飙升,人们开始思考是否“大模型越多越好”这一问题。李彦宏在论坛上强调:“人类进入AI时代的标志,是出现大量的AI原生应用,而不是出现大量的大模型。”他指出,大模型虽然在“智能涌现”方面有着独特的能力,但其开发和维护成本巨大,而且需要足够的技术和资金支持。

据智能日报了解,大模型的发展经历了从去年11月底ChatGPT横空出世后的两级反转。国内不仅有阿里、百度等巨头公司投入大量资源,越来越多的创业公司也进入这一领域。然而,李彦宏警示道,大模型的应用需要更多的AI原生应用,而不仅仅是庞大的模型数量。

李彦宏提到了一个现象,许多企业都在尝试自行训练专用大模型,但他认为大模型的产业化模式应该是将基础模型的通用能力与行业领域的专有知识相结合。这样的模型更具通用性,但成本较高。与此同时,小模型虽然只能应对特定场景的任务,但在成本和实时性上更具优势。大模型可以帮助小模型提升生成和标记样本的能力,而小模型则有助于大模型更快地收敛,从而提高整体算法性能。

在李彦宏看来,大模型实际上是一个基础底座,类似于PC时代的Windows操作系统或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安卓和iOS系统。他强调:“不断地重复开发基础大模型是对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对于大模型的价值锚点,业界普遍将其视为第四次工业革命进入快车道的标志。百度的文心大模型是其中的代表之一。今年三月,基于文心大模型的文心一言产品发布,上个月又推出了文心4.0版本,在理解、生成、逻辑和记忆四大能力上都有明显提升。然而,李彦宏强调,大模型需要解决应用场景的问题,寻找兑现商业价值的路径,才能实现真正的价值。

在如何迎接AI时代的问题上,李彦宏表示:“AI原生时代,我们需要的是100万量级的AI原生应用,而不是100个所谓的大模型。”他呼吁产业从业者们要共同努力,发力生态建设。百度智能云千帆大模型平台2.0已经覆盖了金融、教育、制造、能源、政务、交通等多个行业的400多个场景,拥有了800万AI开发者。

总的来说,大模型的兴起标志着AI产业正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而如何平衡技术投入与商业价值兑现,以及如何培育AI原生应用,将是业界持续关注的焦点。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